上一部张艺谋的三枪拍案确实把我雷倒了。
一部戏看下来,唯有对那一轮圆如银盘的月亮颇为惊艳以外。
其他的,整个儿一场花花绿绿的扯淡。
金陵十三钗公映以前,曾看到过一则新闻。
就此片的票价五折也不能低于40的一系列炒作。
说到底,老张也算得上中国影坛一块闪闪生辉的金字招牌。
为此,怎么地也得去看看。
如果说,三枪是一块花团锦簇的披萨。
那金陵绝对是一锅配菜齐全的麻辣火锅。 绝对的滋味齐全。
故事的背景非常灰暗。
从一开始就是,以灰为主色调。
炮火中硝烟弥漫的灰,低而暗沉的天气,找不到一丝清爽的颜色。
唯有书娟一双眼睛,即使带着迷茫惊惶与恐惧,也没有用影响她的清澈纯净。
佟大为,从一出现到死。 都被包裹在一堆以黄褐色为基调的颜色里。
冷静,智慧,仁慈。 一群女学生惊惶的逃跑下遗落的一只鞋。
一群不畏生死的军人。 一个长得如天使一般的男孩儿。
如此刚与柔的烘托下。 他不深入人心都难。
最后的场景,是在一个纸店,他用自己尸体坠落引发了一堆手榴弹。 和所有敌人同归于尽。
最后爆炸的那一瞬,在灰暗的背景下,漫天飞舞的五色碎纸,凄艳的绝美。
钓鱼台出来的一群女人。 准确的说是妓女。
低俗而张扬,第一景里,墨玉就用一种高傲的冷淡和她们区分开。
地窖里的描写很真实,女人们五颜六色杂乱的旗袍,涂着蔻丹的手叼着的香烟。
高跟鞋与旗袍,还有麻将与琵琶。
昏暗的光线,袅袅的烟,低嗔笑骂,一群女人的活色生香。
很是厌倦了一味的歌颂真善美的故事。
John对墨玉的欲,士兵们曾经有一丝犹豫的退缩,少女们之间的猜忌。
以至于最后,那个反悔了,说自己不是女学生的妓女。
人性里的欲望,怕死,这些都是真实的。 表现出来并不可耻。
结局很好。 一群妓女替代学生参加所谓的日本人的宴会。
女学生们得到了足够的机会最终逃脱。 到这里,剧终。
因为,无论哪种结局,写出来,就落了俗套。
不外两种。 一种是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。
一种是接受折磨,活下来。
嗯,都是脂残粉污的结果。
幸而,那里就结束了,留下让人可以回味想象的空间。
武侠小说里所谓的招式不能用老。 至好进可攻,退可守。
最后,提下影片中的有个小惊艳。 那曲秦淮景。
一群女人,琵琶轻弹,吴侬软语。 仿佛我是容易爱上电影里的一些插曲。
忽的跳上来的是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里的那些京剧。
嗯,在电影院里就觉得这首秦淮景很熟。
后来前几天整理资料看到以前写过的上海滩四大歌后的文稿。 才想起曲是吴莺音的一首歌。
细查了下资料,发现传唱广泛。 江苏民歌《无锡景》的音乐是清末北方的《侉侉调》在南方的传唱音乐形式。
《侉侉调》最早的工尺谱见于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程仲铨抄录的《小调器乐谱》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